品牌: 信豐農場 (..more)
產地: 台東縣
產期:
全年
>麵條有嚼勁,帶有淡淡的玉米鬚清香
>使用台灣紅藜全榖製成
>高纖之最,紅藜膳食纖維是地瓜的7倍
>不添加人工色彩,而是使用紅藜的天然甜菜色素將麵條染上漂亮的淡粉色
>產地透明可追溯,質量管理好安心
>堅持友善農法,無使用農藥與除草劑
>國產農業六級化,深耕台灣原生優質物種
>與屏科大、台東大、北醫大深度產學研究
粉紅色的麵條超級吸睛!這可不是用人工色素做的喔!
信豐農場紅藜麵富含膳食纖維、鈣質、鐵質,使用台灣紅藜全榖製成,嚴選原料、食材,不添加人工色素,而是使用紅藜的天然甜菜色素將麵條染上漂亮的淡粉色,天然甜菜色素不只擁有櫻花般的溫潤色彩,還有有優質的抗氧化力。吃起來帶有淡淡的玉米鬚清香,搭配滑順彈牙的口感,讓人食指大動,一口紅藜麵下肚,像茶一般回甘的好滋味在口中蔓延。
紅藜蕃茄肉醬拌麵
【材料】2人份
台灣紅藜麵 2束
蕃茄醬 適量
蒜頭 2小顆
鹽巴 少許
蕃茄 1顆
蘑菇 3朵
豬肉末 1/3盒
【作法】
1. 滾水後將紅藜麵放入,水煮五分鐘起鍋放冷水備用。
2. 蒜頭、蕃茄、蘑菇切丁。
3. 加入豬肉末一起拌炒,可加入少許蕃茄醬、鹽調味。
4. 將醬汁淋在煮好的紅藜麵可搭配起司或胡椒,即完成。
信豐農場是一群背景多元的年輕團隊所建立的品牌,有深耕農業的人才,結合商業背景的頭腦,四位共同創辦人有的是高中的同學,有的是工作認識的夥伴,看似生活背景不同的他們,共通的是都會定期捐款給偏鄉的台東國小,也因而理念相同,在一次與台東國小校長餐敘中聊到,台東在地穀物-紅藜的營養價值,因緣際會地牽起共同創業的想法。
近年來非常熱門的紅藜是臺灣的原生種作物,也是原住民族百年以上的傳統作物,由於富含蛋白質、膳食纖維、8種人體必需胺基酸、高鈣、高鐵等,堪稱是「穀類中的紅寶石」。
紅藜與藜麥同屬於藜屬,營養成份與功效兩者大多類似,但紅藜在一些營養成分上比藜麥更有價值,像是膳食纖維的部分,台灣紅藜就比進口藜麥高了約2倍的膳食纖維,對於促進腸道健康更有益處。
「信豐農場是台灣規模最大的紅藜自營農場。」信豐農場共同創辦人鄭世政說,看見許多品牌採取契作的方式,向農民收購紅藜,因此他決定採取一條龍的經營模式,從源頭控管紅藜的生產與品質,因此產地透明來源可追溯,堅持友善農法,無使用農藥與除草劑的耕作方式,也能使消費者吃得安心。
鄭世政說:「目前紅藜的主要栽種地在台東金峰、達仁等南迴四鄉鎮,屏東霧台、瑪家鄉等地,其他為苗栗、花蓮,甚至桃園也有,不過產量較少。」台東的年輕人都前往都市工作、人口外流,但因為紅藜的復興,給了年輕人一個回鄉的理由!相輔相成下採收紅藜需要大量的人力得以補足,在農場工作的人平均年齡是28歲,也為在地青年增加工作機會。
老一輩的耕種經驗傳承,加上年輕人的行銷力,打造了一個不一樣的紅藜銷售平台。結合下端的業務銷售,自家人生產更能建立良好的行銷策略,信豐農場紅藜成為台灣各大品牌與通路熱愛的異業結盟對象。像是7-11 紅藜五穀米飯糰、寬心園紅藜米禮盒、哈肯鋪紅藜麵包、好丘紅藜貝果等,許多知名品牌陸續與信豐農場聯名推出新商品,紅藜的好品質也得到肯定。
「紅藜超有用,從頭到腳都有不同的價值。」鄭世政研發更多的新吃法,讓健康養生的紅藜不只是單調地加在飯裡一起煮。磨粉後可做成酒麴,粉紅討喜的色澤也可以用來當成天然的染色劑,混入麵粉做成麵條,或是加入麵團中烤成麵包。嫩葉可食用,吃起來口感像是地瓜葉,可以水煮、炒食,不容易爛的特質,加在火鍋煮也很適合。花穗和莖更是許多人都喜歡的花材與頭飾。
除了自營農場的優勢,信豐也與資深廚師、營養師合作,每季推出紅藜食譜,為不同的族群(小資外食族、減重族、素食族群)設計健康飲食提案。紅藜熱量脂肪比燕麥低,並具有豐富鐵質,適合製作成紅藜沙拉、紅藜飯糰、紅藜涼麵等低卡餐點,高纖低脂能夠享有飽足感。讓每個族群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輕鬆就能享用紅藜。